笙簧哑尽乾婆殿,绺绺松风隔涧来
出处:《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六尺茅檐浅覆阶,就中矗立九成台。
袁安卧处雪偏埽,弥勒来时阁不开。
康节推成亥子际,荆卿让与艮坤埋。
笙簧哑尽乾婆殿,绺绺松风隔涧来。
袁安卧处雪偏埽,弥勒来时阁不开。
康节推成亥子际,荆卿让与艮坤埋。
笙簧哑尽乾婆殿,绺绺松风隔涧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六尺茅檐为背景,强调了房屋的朴素,而九成台则显得高耸,形成对比,展现出空间的层次感。袁安(东汉名士)和弥勒佛的形象被巧妙地融入,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袁安卧处的积雪被特别提及,象征着纯洁和静寂,而弥勒佛的阁门紧闭,可能寓意诗人内心的禅定或等待。接下来,诗人借周敦颐(康节)的哲学思想,将亥子(夜半)的交接时刻与天地八卦中的方位对应,展现了深沉的哲理思考。荆轲的事迹被用来象征坚韧与牺牲,而艮坤方位则代表大地,寓言着生命的沉潜。
最后,诗人将音乐之声哑于乾婆殿,暗示了环境的清幽,而松风隔着山涧传来,更增添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和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