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通诸夏,溪山望七闽
出处:《送监郡库克楚通议公致仕归维扬一十二韵》
元 · 黄镇成
近郡称良牧,如公实罕伦。
处家原俭朴,施政本宽仁。
不扰心如水,无私化若神。
镇浮安属吏,持重协同寅。
忆昨虞汀寇,烦公抚邵民。
孤城存保障,列壁静风尘。
课最逾三载,生灵煦一春。
村村田悉垦,户户粟皆陈。
大府方交剡,高情自乞身。
攀辕徒拥霸,遮道莫留恂。
淮海通诸夏,溪山望七闽。
作诗无溢美,端不愧风人。
处家原俭朴,施政本宽仁。
不扰心如水,无私化若神。
镇浮安属吏,持重协同寅。
忆昨虞汀寇,烦公抚邵民。
孤城存保障,列壁静风尘。
课最逾三载,生灵煦一春。
村村田悉垦,户户粟皆陈。
大府方交剡,高情自乞身。
攀辕徒拥霸,遮道莫留恂。
淮海通诸夏,溪山望七闽。
作诗无溢美,端不愧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镇成所作的《送监郡库克楚通议公致仕归维扬一十二韵》,表达了对库克楚通议公的赞扬和对其退休的挽留之情。诗中首先称赞他为地方官中的佼佼者,施政宽仁且俭朴,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期间,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治理地方,使得社会安定,民生复苏。诗人回忆起他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对民生改善的显著贡献。
然而,库克楚通议公选择辞官归乡,尽管当地官员和百姓极力挽留,他坚持自己的决定,体现出高尚的情操。诗人提到他将回归淮海地区,那里与中原相连,而他也将继续关注福建的溪山。最后,诗人表达对他的赞美,认为他的诗作没有过分夸大,确实符合古代君子的风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对一位德才兼备官员的深情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