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非能赋者,常是欲眠休全文

自非能赋者,常是欲眠休

宋 · 赵蕃
道上行人暍,林间释子幽。
去无相趣迫,聊得小夷犹。
竹树拥檐立,溪山随槛流。
自非能赋者,常是欲眠休

注释

行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暍:中暑,热得难受。
释子:出家的僧人。
幽:清静。
相趣迫:紧迫的追求或目标。
聊得:暂时,姑且。
小夷犹:片刻的悠闲。
竹树拥檐立: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屋檐生长。
溪山随槛流:溪水和山景随着栏杆的视线流动。
能赋者:擅长写诗的人。
欲眠休:想要休息,想睡觉。

翻译

路上行人热得难受,林中的僧人显得清静。
离开这里没有紧迫感,暂且享受片刻悠闲。
竹林围绕屋檐站立,溪水山景映入眼帘。
若非擅长作诗之人,常常只想躺下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行人在炎热道路上的疲惫,与僧人在林间寻求清凉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去无相趣迫"表达了行人的匆忙与急切,而"聊得小夷犹"则流露出对暂时休息的满足。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身边的景致,竹树环绕屋檐,溪山倒映在栏杆下的流水,显得格外宜人。最后,诗人感慨如果不是擅长作诗的人,这样的环境常常使人只想静静地休息,享受这份恬淡与闲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夏日行旅中的片刻安宁,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赵蕃的诗风素来注重意境和生活情趣,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