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
出处:《诗思十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万古陶兼杜,谁堪配飨之。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
无己玉堂冻,去非榕岭驰。
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
无己玉堂冻,去非榕岭驰。
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诗思十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良之士的怀念和赞美,以及对当时政治黑暗的隐晦批评。
“万古陶兼杜,谁堪配飨之。”这里提到的“陶”指的是东汉的陶渊明,“兼”可能是指与陶渊明并称的其他忠良之士,如杜如晦等。诗人感叹历史上的这些清高脱俗的人物,难以找到能与他们匹配的人来共同享受天地间美好的景象。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这两句表达了对被错误处置或遭到不公待遇之人的同情。诗人希望那些无辜之士能够得到宽赦,而那些真正有罪之人则应该受到惩罚。
“无己玉堂冻,去非榕岭驰。”这两句中,“无己”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臣,如孔子弟子的子夏,意为没有私心。诗人提到“玉堂”,可能是指朝廷或官府的象征,而“榕岭”则可能隐喻着权势和腐败。整句表达了对清正廉洁之士的赞美,以及希望去除那些不正之人的愿望。
最后,“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这两句中“韩与柳”分别指的是历史上的忠良之臣,如韩愈、柳宗元等。诗人表达了想要为这些清廉之士建立祠堂,以彰显他们的德行和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怀念,隐喻性地批评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并表达了对正义与公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