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
出处:《元白席上作》
唐 · 李升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
谁能世路趋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谁能世路趋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注释
生:出生。儒:儒家。
遇:遇到。
太平:社会安定。
悬:悬挂(官帽)。
缨:帽带。
垂:下垂。
带:腰带。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
轻:轻松。
世路:世俗的道路。
趋:追逐。
名利:名声和利益。
臣:臣服。
玉皇:道教中的天帝。
归:回归。
上清:道教指的仙境。
翻译
生长在儒家教义盛行的时代,挂着官帽,束着腰带,穿着朴素的布衣感到轻松自在。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名誉和利益的人又有谁呢?我只愿侍奉玉皇,归隐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平盛世中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表达了诗人出生于一个崇尚儒学、社会和谐安宁的时代,个人也过着简朴不奢侈的生活。"谁能世路趋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则是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发出质疑,同时表达了诗人自己愿意投身于朝廷服务,最终回归到精神上的纯净和超脱。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中崇尚清高自守、不愿过度追求世俗功利的一种精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