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郭钟声识僧寺,隔江灯影是谁家
出处:《分得钱塘候潮送客还温州》
明 · 郑文康
钱塘江流平似掌,云散海门潮未上。
村鸡啼遍四郊声,淡月疏星尚微朗。
帆樯满目纷如麻,候潮同坐江头沙。
近郭钟声识僧寺,隔江灯影是谁家。
众中有客相依并,访我里居兼问姓。
自言家住乐清邑,从小读书期待聘。
先君旧日事文皇,朝朝暮暮趋明光。
画笔当朝推第一,房山北苑皆寻常。
内外交游多俊杰,老大逢人犹折节。
一朝仕路各东西,两地书邮俱断绝。
当时一人最知己,道义忘形是君子。
年来宦寓在昆山,曾致缄书托双鲤。
囊琴载鹤遥相过,旧情不减新情多。
花前对酒频教醉,月底谈诗屡听歌。
倾倒离怀将一月,上道南还天正热。
众山拱揖俯临吴,一水迢遥曲通浙。
苏杭相去五日程,野花啼鸟如来迎。
前宵梦断松陵驿,昨日帆过槜李城。
夜来栖泊依林樾,醉沐江风洒毛发。
乡心一片不容眠,早起候潮将晓发。
须臾语罢潮已来,舟船尽向江心开。
行到江南望江北,欲付相思潮寄回。
村鸡啼遍四郊声,淡月疏星尚微朗。
帆樯满目纷如麻,候潮同坐江头沙。
近郭钟声识僧寺,隔江灯影是谁家。
众中有客相依并,访我里居兼问姓。
自言家住乐清邑,从小读书期待聘。
先君旧日事文皇,朝朝暮暮趋明光。
画笔当朝推第一,房山北苑皆寻常。
内外交游多俊杰,老大逢人犹折节。
一朝仕路各东西,两地书邮俱断绝。
当时一人最知己,道义忘形是君子。
年来宦寓在昆山,曾致缄书托双鲤。
囊琴载鹤遥相过,旧情不减新情多。
花前对酒频教醉,月底谈诗屡听歌。
倾倒离怀将一月,上道南还天正热。
众山拱揖俯临吴,一水迢遥曲通浙。
苏杭相去五日程,野花啼鸟如来迎。
前宵梦断松陵驿,昨日帆过槜李城。
夜来栖泊依林樾,醉沐江风洒毛发。
乡心一片不容眠,早起候潮将晓发。
须臾语罢潮已来,舟船尽向江心开。
行到江南望江北,欲付相思潮寄回。
鉴赏
此诗描绘了钱塘江畔送别之景,情感细腻,画面生动。首句“钱塘江流平似掌”,以平铺直叙的手法,勾勒出钱塘江水面的平静,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云散海门潮未上”一句,巧妙地将云散与潮未至联系起来,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意味。
“村鸡啼遍四郊声,淡月疏星尚微朗”两句,通过鸡鸣、月色、星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预示着离别的伤感。接下来,“帆樯满目纷如麻”描绘了江面上船只密布的景象,与上文的“潮未上”形成对比,预示着即将启程的离别。
“近郭钟声识僧寺,隔江灯影是谁家”两句,通过钟声和江边的灯火,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送别者内心的复杂情绪。接下来,“众中有客相依并,访我里居兼问姓”描述了送别场景中的人际互动,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不舍。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叙述友人的身世、经历以及两人之间的交往,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许。“一朝仕路各东西,两地书邮俱断绝”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当时一人最知己,道义忘形是君子”则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高尚。
最后,“乡心一片不容眠,早起候潮将晓发”表达了送别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须臾语罢潮已来,舟船尽向江心开”描绘了离别时刻的紧迫与无奈,“行到江南望江北,欲付相思潮寄回”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借助潮水传递这份情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