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世堂堂去,犹胜奄奄过
出处:《挽荆南帅张左司诗 其三》
宋 · 项安世
吾道竟如此,苍生将奈何。
名声垂白日,身世逐沧波。
宜世堂堂去,犹胜奄奄过。
所嗟非一死,良愿恐蹉跎。
名声垂白日,身世逐沧波。
宜世堂堂去,犹胜奄奄过。
所嗟非一死,良愿恐蹉跎。
注释
吾道:我的人生道路。苍生:世间众人。
奈何:如何应对。
名声:声誉。
白日:阳光普照。
身世:一生经历。
逐:跟随。
沧波:江海波涛。
宜世:适宜于世。
堂堂:光明磊落。
奄奄:气息微弱。
过:度过。
嗟:叹息。
非一死:不止于死亡。
良愿:美好愿望。
蹉跎:耽误,虚度。
翻译
我的道路竟然如此,世间众人将如何应对。我的名声如同白日般流传,而我一生的经历却如江海波涛般起伏不定。
应该选择光明磊落地离去,总比苟延残喘地度过要好。
我所遗憾的并非只有死亡一种选择,只是美好的愿望恐怕会被耽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悼念荆南帅张左司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哀悼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吾道竟如此",诗人感叹自己的理想道路似乎走到尽头,暗示了张左司的不幸遭遇或去世。"苍生将奈何",则指向了对百姓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名声垂白日",赞扬了张左司的声名如日中天,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依然光明磊落。"身世逐沧波",以海浪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形象地描绘了他一生的波折。"宜世堂堂去",表达出诗人希望他能体面离去,而非黯然离世,显示出对逝者的尊重。
"犹胜奄奄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意指张左司的离世至少是尊严的,胜过苟延残喘。"所嗟非一死",诗人惋惜的不仅是他的死亡,更是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抱负。"良愿恐蹉跎",表达了对张左司未能达成美好愿望的遗憾,担心他的遗志可能因此而被耽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人的哀思,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逝者高尚人格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