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谅有知,兹与神化翔
出处:《履斋吟》
明 · 左国玑
世人重亨衢,逸驾尽龙骧。
策足倚造父,辙迹历九方。
倏忽万里馀,盼睐生辉光。
一朝有更变,仓卒返故疆。
达人识远图,盘桓丘林傍。
晤言一室间,役志不出乡。
岂伊异黄鹄,而与鸡鹜行。
卑栖无深忧,宴处多安康。
君子谅有知,兹与神化翔。
愿言同其归,遐路徒慨慷。
策足倚造父,辙迹历九方。
倏忽万里馀,盼睐生辉光。
一朝有更变,仓卒返故疆。
达人识远图,盘桓丘林傍。
晤言一室间,役志不出乡。
岂伊异黄鹄,而与鸡鹜行。
卑栖无深忧,宴处多安康。
君子谅有知,兹与神化翔。
愿言同其归,遐路徒慨慷。
鉴赏
这首《履斋吟》由明代诗人左国玑所作,通过对比世俗与达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世俗之人追求繁华、急功近利的生活状态,“世人重亨衢,逸驾尽龙骧”,他们追逐热闹的大道,如同骏马般疾驰。接着,诗人以“策足倚造父,辙迹历九方”比喻那些能驾驭自己命运的人,他们足迹遍及四方,追求卓越。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倏忽万里馀,盼睐生辉光。一朝有更变,仓卒返故疆”。描述了即使再辉煌的人生,也终将面临变化,被迫回归平凡。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随后,诗人转向对达人的描绘,“达人识远图,盘桓丘林傍。晤言一室间,役志不出乡”。他们不为外物所动,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诗人通过“岂伊异黄鹄,而与鸡鹜行。卑栖无深忧,宴处多安康”进一步强调了达人的超脱和内心的满足,他们不以地位高低论成败,内心安宁即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君子谅有知,兹与神化翔。愿言同其归,遐路徒慨慷”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智慧之人的向往,希望与他们一同飞翔于精神的天空,尽管世间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感慨,但心灵的归宿才是真正的安放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世俗与达人的对比,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