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除不洒扫,积雨莓苔生
出处:《自拙叹》
明 · 谢榛
出门何所营,萧条掩柴荆。
中除不洒扫,积雨莓苔生。
感时倚孤杖,屋角鸠正鸣。
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
巢由亦偶尔,焉知身后名。
不尽太古色,天末青山横。
中除不洒扫,积雨莓苔生。
感时倚孤杖,屋角鸠正鸣。
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
巢由亦偶尔,焉知身后名。
不尽太古色,天末青山横。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的《自拙叹》,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简朴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淡泊和自我修养的态度。首句“出门何所营”开门见山,表达出诗人对外界纷扰的疏离,接下来的“萧条掩柴荆”则渲染出一种清贫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感叹家中“中除不洒扫,积雨莓苔生”,反映出他对繁琐事务的不屑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感时倚孤杖,屋角鸠正鸣”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杖沉思的场景,屋角的鸟鸣更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他深感“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认为过于追求技巧会丧失内心的淳朴,而质朴的生活方式更能滋养人的品性。诗人以巢父、许由两位隐士自比,表明他们虽然生活简朴,却能保持高尚的名声,暗示自己也追求这种无求于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不尽太古色,天末青山横”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色彩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整体来看,《自拙叹》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物抒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