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丘壑何当往,拟挂尘冠不复弹
出处:《次韵和成道人山中即事二首 其二》
宋 · 洪刍
沙白澄江江上山,带青百里染层峦。
欲寻丘壑何当往,拟挂尘冠不复弹。
邂逅三春还径去,轩渠一笑有馀欢。
郢人妙质应犹在,政尔挥斤斲鼻端。
欲寻丘壑何当往,拟挂尘冠不复弹。
邂逅三春还径去,轩渠一笑有馀欢。
郢人妙质应犹在,政尔挥斤斲鼻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林景象。首句“沙白澄江江上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澈江水与远处青山相映成趣的画面,白沙滩与碧绿江水的对比,以及江边山峦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美。
接着,“带青百里染层峦”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延伸至百里的山峦,仿佛整个山脉都被青色所覆盖,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染”字,生动地表现了山峦被青色覆盖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欲寻丘壑何当往,拟挂尘冠不复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说,虽然心中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的怀抱,但现实的束缚却让他难以实现这一愿望。这里的“尘冠”象征着世俗的名利和束缚,诗人通过“不复弹”表达了一种放弃世俗追求,寻求心灵自由的决心。
“邂逅三春还径去,轩渠一笑有馀欢”则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在春天的山林中漫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情景。这里的“邂逅”不仅指偶遇,更蕴含了与自然相遇时的惊喜与欢愉。“轩渠一笑”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欢畅与满足,即使是一笑,也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最后,“郢人妙质应犹在,政尔挥斤斲鼻端”引用了楚国郢人的故事,比喻高超的艺术才能或技艺仍然存在。这里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自然美景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