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聊同千里谣,非公谁与哺全文

聊同千里谣,非公谁与哺

出处:《郡守祷雨获应
宋 · 苏过
秋阳六十日,闵闵岁可惧。
原田龟坼块,城市尘没屦。
谁欤悲若人,活彼于旦暮。
精禋发仁恻,诚意辄上诉。
神山閟灵湫,水旱天所付。
潜虬懒废职,暴虎往斗怒。
抑无东海冤,又岂桑羊蠹。
天心自响答,民语酌道路。
嗟予生理拙,饥饱共农圃。
披衣夜不眠,听此檐间语。
沉疴忽去体,黄壤流膏乳。
少宽县令责,尽复南亩故。
呼儿酌我酒,欲写无佳句。
聊同千里谣,非公谁与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苏过在面对干旱时,郡守为求降雨而进行祈祷的情景。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期待,以及对神明的虔诚信仰。

首句“秋阳六十日,闵闵岁可惧”描绘了连续六十日的酷热阳光,预示着可能的歉收之年,让人感到忧虑。接着,“原田龟坼块,城市尘没屦”进一步描述了干旱导致土地龟裂,尘土弥漫城市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干旱的严重程度。

诗人通过“谁欤悲若人,活彼于旦暮”的提问,表达了对受干旱影响民众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能够拯救他们的希望。接下来的“精禋发仁恻,诚意辄上诉”则展现了郡守为了求雨,不惜虔诚祈祷,体现了其为民请命的决心。

“神山閟灵湫,水旱天所付”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了天意在决定水旱灾害中的作用。“潜虬懒废职,暴虎往斗怒”使用了比喻手法,分别以懒惰的龙和愤怒的老虎象征自然界的力量,强调了它们在干旱中的角色。

“抑无东海冤,又岂桑羊蠹”则表达了对可能存在的冤屈或错误的担忧,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心理。最后,“天心自响答,民语酌道路”表明了人们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神明回应的期待。

诗人在此后表达了自己作为普通农民的困境,以及在面对干旱时的无助感。他夜晚无法安眠,倾听檐间的风雨声,仿佛从中听到了生命的复苏之音。这不仅象征着身体疾病的痊愈,也寓意着心灵的慰藉和对未来的希望。

“少宽县令责,尽复南亩故”表达了对减轻赋税压力的渴望,以及对恢复农业生产活动的期待。最后,“呼儿酌我酒,欲写无佳句”则体现了诗人虽然未能写出满意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仍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份喜悦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共同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力量和神明的敬畏与依赖。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福祉的关注,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安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