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全文

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

鸿书忽自豫章天,读罢捻须一莞然。
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
君怜竹素将来日,我在雌黄未定年。
何似扫除千古障,争名空室坐逃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况吉夫的回信,表达了对《史记》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首联“鸿书忽自豫章天,读罢捻须一莞然”,描绘了收到友人来信后,诗人深思熟虑的情景。信件从遥远的豫章传来,读完之后,诗人轻轻捻着胡须,露出会心一笑,显示出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颔联“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引用了历史典故,暗指汉代文学家蔡邕(字伯喈)和秦代思想家李斯的故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成就的认可,同时也感叹于这些思想和文化成果在后世的传播情况,似乎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传承。

颈联“君怜竹素将来日,我在雌黄未定年”,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与未来的联系。诗人希望友人能像珍视竹简一样珍视历史,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去研究和传承历史知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解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暗示历史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修正的。

尾联“何似扫除千古障,争名空室坐逃禅”,最后两句则提出了对历史研究的更高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历史研究应该超越个人名利的追求,致力于清除历史上的误解和偏见,让真相得以显现。同时,通过这样的努力,人们可以在精神上获得解脱,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历史研究的崇高理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