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劫留真地,诸天护法轮
出处:《过天宁寺望塔有作》
明 · 王世贞
浮图隋宝额,舍利汉金人。
龟捧云蚨篆,龙蟠海藏鳞。
蹑空依日月,飞磴隔风尘。
入夜铃时语,摩空雁欲驯。
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
万劫留真地,诸天护法轮。
空怜證圣眼,犹是滞凡身。
为有摩尼在,金篦与问津。
龟捧云蚨篆,龙蟠海藏鳞。
蹑空依日月,飞磴隔风尘。
入夜铃时语,摩空雁欲驯。
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
万劫留真地,诸天护法轮。
空怜證圣眼,犹是滞凡身。
为有摩尼在,金篦与问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宁寺中的佛塔,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历史底蕴和神秘气息。首联“浮图隋宝额,舍利汉金人”追溯了塔的历史,暗示其年代久远且与佛教圣物有关。颔联“龟捧云蚨篆,龙蟠海藏鳞”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塔上的装饰纹饰,如龟驮着云纹的梵文,龙盘绕着海螺状的图案,富有艺术感。
颈联“蹑空依日月,飞磴隔风尘”描绘了塔的高耸入云,仿佛与日月同辉,而阶梯直通天际,隔绝世俗的喧嚣。接下来的“入夜铃时语,摩空雁欲驯”则通过夜晚的钟声和飞翔的雁影,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尾联“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赞美塔的壮观景象,超越了世俗的视野,象征着佛法的超然。诗人感叹自己虽有证悟之眼,却仍陷于凡尘,表达了对解脱的向往。最后以“为有摩尼在,金篦与问津”收束,借指塔内的佛法珍宝,表达出寻求智慧的决心。
整体来看,王世贞的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天宁寺塔的壮丽与深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修行与觉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