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
出处:《送叙州太守吴惟谦》
明 · 朱存理
柳暗金阊春未晴,叙南太守欲宵征。
哦诗西日方成句,借笠东家拟饯行。
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
莫言万里为遐郡,须信文翁政有成。
哦诗西日方成句,借笠东家拟饯行。
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
莫言万里为遐郡,须信文翁政有成。
注释
柳暗:形容柳树茂密,光线昏暗。金阊:地名,古代苏州的别称。
宵征:夜间出行。
哦诗:吟咏诗歌。
涪老:指代某位写过苦笋诗的老者,可能来自涪陵。
僰人: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这里指代当地居民。
遐郡:偏远的郡县。
文翁:汉代蜀郡太守,以兴办教育而闻名。
政有成:指文翁的政绩显著,教育有成效。
翻译
春天的金阊城阴暗不明,叙南太守计划连夜出行。他吟哦着诗句直到夕阳西下,向东邻借了斗笠准备践行。
想起涪陵老人曾写过苦笋的诗篇,远方的僰人该会以红荔迎接。
别以为遥远的地方就是荒僻之地,要知道文翁的教化政策已见成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存理所作,名为《送叙州太守吴惟谦》。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柳暗金阊春未晴,叙南太守欲宵征。"
这两句描绘出初春时节的景象,柳树尚未吐绿,金阊(即古代城门或宫门)在春天的阴霾中显得有些沉闷。而叙州太守吴惟谦正准备夜行,可能是因公务需要而别离。
"哦诗西日方成句,借笠东家拟饯行。"
这里反映了诗人在夕阳的余晖中完成了一首诗作,并且计划到东边的某个家庭(东家)去进行饯行,这可能是一种仪式或者是友好往来的活动。
"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诗人涪老的赞美,他曾经听说过涪老的诗作。而“荔红”指的是荔枝呈现出的红色,可能是对远方景色的缅怀或想象,这里与“僰人迎”相呼应,展现了对边疆民族人民友好接待的美好情感。
"莫言万里为遐郡,须信文翁政有成。"
最后两句,诗人劝告不要说远方是荒凉的地方,因为相信吴太守文武双全,将会在任上取得成就。
综观全诗,朱存理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自然美景以及边疆民族人民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