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宋 · 苏轼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注释
文字:文字。声名:名声。
纵归:即使回归。
斗:争斗。
休官:辞官。
彭泽:地名,指陶渊明曾居住的彭泽县。
维摩:佛教人物,以忍辱负重著称。
从事:官职名称,僚属。
投檄:投递公文。
江西:古代行政区划,今江西省。
翻译
我一生都因文字所累,这次离去,名声不再追求高升。即使将来能回到边塞,也不再与年轻人争斗虚名。
辞官后的我在彭泽贫困无酒,像维摩诘一样病中还有妻子相伴。
可笑的是,睢阳的老朋友为了我,竟拿着檄文前往江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虑和对过去文字生活的反思。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文字创作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以及他对于未来的名声持有谦逊态度,不再追求过高的声誉。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境,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了对功名和物质的欲望,只是安然享受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退职后面临的困窘情况,无酒可饮,且身患疾病,但仍有妻子相依为伴。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自嘲和对未来某种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准备放下一切,向着江西方向前行,寻求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苏轼在官场浮沉后对于个人价值、社会地位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的内心世界复杂而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反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