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濛全文

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濛

明 · 杨慎
异乡流落倚名公,公去穷荒望益穷。
客路万三千里外,仙居七十二泉中。
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濛
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深怀念。首句“异乡流落倚名公”,描绘了诗人在陌生之地依靠着知名的朋友,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友情的依赖。次句“公去穷荒望益穷”则进一步表达了朋友离去后,诗人感到更加孤独,前途渺茫。

“客路万三千里外,仙居七十二泉中”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而友人却隐居在如仙境般的山水之间,强化了距离感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濛”借用了韩愈(昌黎先生)和陶渊明(靖节先生)的典故,前者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追求,后者则寓含着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精神世界的敬仰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以鸟儿折翅和鱼儿干涸比喻自己的困境,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与友人共享诗酒生活的渴望,流露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