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山泽言,送君云霄举
贵人气每骄,下士心独苦。
纷纷竞科第,口吐圣贤语。
朝出原宪室,夕与王侯伍。
我视辜贤良,怀珠类良贾。
乃知淳厚士,不独在齐鲁。
松柏生涧冈,出为明堂柱。
虽言被丹漆,赤心若可睹。
既应纶言徵,将随玉阶步。
嵯峨黄金台,望君为延伫。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的《送辜德中会试》。诗中以山泽与云霄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句“写我山泽言,送君云霄举”以山泽与云霄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辜德中即将步入仕途,追求高远目标的祝愿和期待。山泽象征着平凡、低微的生活环境,而云霄则代表了高远、辉煌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对朋友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阶层差距的反思。
接着,“贵人气每骄,下士心独苦”两句,直接揭示了社会上层人士的傲慢态度和底层人士的辛酸苦楚。贵人因地位优越而往往表现出骄傲自大,而普通人则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生。这种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纷纷竞科第,口吐圣贤语”描绘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纷纷参加科举考试,口中的言语也多是圣贤之言,但实际目的却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这不仅讽刺了科举制度的功利性,也揭示了人性中趋利避害的一面。
“朝出原宪室,夕与王侯伍”进一步描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原宪室代表了贫寒之家,而王侯则是权贵阶层。这句话暗示了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贫富差距和地位的转换。
“我视辜贤良,怀珠类良贾”将辜德中比作怀揣珍宝的商人,暗示他虽然出身普通,但拥有才华和智慧,如同珍宝一般宝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辜德中才能的认可和对其未来的期许。
“乃知淳厚士,不独在齐鲁”强调了真正的贤士并不局限于特定地域,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各处。这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广泛认可和对社会整体进步的期待。
“松柏生涧冈,出为明堂柱”以松柏生长于山涧,最终成为殿堂的支柱,象征着平凡之人也能通过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虽言被丹漆,赤心若可睹”指出即使表面被装饰得华丽,内心的真实情感和品质依然可见。这里赞美了辜德中虽身处高位,但仍保持本真和纯洁的心灵。
“既应纶言徵,将随玉阶步”表示辜德中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征召,将要踏上通往权力中心的道路。
“嵯峨黄金台,望君为延伫”最后以黄金台的巍峨壮观,表达了诗人对辜德中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希望他在权力的巅峰上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发光发热。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以及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