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冷然遗草泽,肝肠如见托崚嶒
出处:《雪五首》
明 · 释函是
濛濛万象独凭陵,何物光芒积素凝。
面目冷然遗草泽,肝肠如见托崚嶒。
若为热处偏成水,不耐寒多竟作冰。
惟有野人茅舍稳,断桥孤屿一枝藤。
面目冷然遗草泽,肝肠如见托崚嶒。
若为热处偏成水,不耐寒多竟作冰。
惟有野人茅舍稳,断桥孤屿一枝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独特韵味与深邃哲理。首句“濛濛万象独凭陵”,以“濛濛”形容雪之轻盈飘渺,将雪覆盖下的世界比喻为独自登高远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何物光芒积素凝”一句,将雪的洁白与光芒相融合,不仅描绘了雪的物理形态,更赋予其精神上的光辉,展现出雪的纯净与神圣。
“面目冷然遗草泽,肝肠如见托崚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雪的冷峻与孤寂,它仿佛遗世独立,不与世间万物同流合污;另一方面,又暗示了雪的包容与滋养,它如同高山峻岭,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与力量。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雪比作高山,既表现了雪的高洁,也寓意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若为热处偏成水,不耐寒多竟作冰”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雪的特性与变化。雪在温暖的地方会融化成水,而在寒冷的环境中则凝结成冰,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它提示人们,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同时也鼓励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坚韧,正如雪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固有的形态。
最后,“惟有野人茅舍稳,断桥孤屿一枝藤”两句,以野人的茅舍和断桥孤屿上的藤蔓作为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与安宁。整首诗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