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宋 · 陈师道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风前饱食松下卧,梦里光阴等闲过。
世间贵人多白头,未容白首送林丘。
左足拘挛右臂缓,荣华只得傍人看。
信知佛法有天乐,扫除疾痼何须药。
山林于我却有因,愿言筑室为比邻。
不辞弃世伴幽独,犹恐山僧嫌近俗。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风前饱食松下卧,梦里光阴等闲过。
世间贵人多白头,未容白首送林丘。
左足拘挛右臂缓,荣华只得傍人看。
信知佛法有天乐,扫除疾痼何须药。
山林于我却有因,愿言筑室为比邻。
不辞弃世伴幽独,犹恐山僧嫌近俗。
注释
方丈屋:狭小的屋子。风灯:微弱的油灯。
杖屦:拐杖和鞋子。
百丈山:高大的山峰。
松风声:松林中的风声。
梦里光阴:梦境中的时间。
白头:早生白发。
林丘:森林和山丘。
拘挛:拘束。
傍人看:旁观他人。
天乐:佛法中的快乐。
疾痼:长期的疾病。
比邻:邻居。
弃世:舍弃尘世。
近俗:过于世俗。
翻译
夜晚在狭小的屋子里盖着厚被子睡觉,微弱的风灯照亮了溪谷。清晨拿着拐杖走在百丈高的山上,林间的清风摇动着身上的佩环。
八十岁的僧人依然耳聪目明,特别喜欢松林中的风声。
在风中吃饱饭后,躺在松树下休息,梦境中的时间仿佛轻易流逝。
世间富贵之人常常早生白发,还没来得及享受晚年就离世。
左脚拘束右臂无力,荣华富贵只能旁观他人。
深知佛法中有真正的快乐,疾病困扰无需药物就能治愈。
山林与我缘分深厚,希望能在此建屋相邻。
我愿意舍弃尘世陪伴孤独,唯恐山中的僧人嫌我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师道在八月十日夜晚投宿百丈山庆善院的情景。他身处简陋的方丈屋,只有微弱的风灯照亮溪谷,环境清冷而宁静。清晨,他独自登山,林间的风声清脆,仿佛摇动着佩环,增添了山行的意趣。
诗中提到的八十岁的道人,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耳聪目明,特别喜爱松风的声音。他享受着在松树下饱食和安睡的生活,认为梦境中的时光流逝得格外快。诗人感慨世间富贵之人往往早生华发,自己却未能及时享受人生,只能旁观他人荣华。
他深信佛法能带来内心的安宁与快乐,甚至认为无需药物就能治愈疾病。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渴望在山林间建屋居住,与世隔绝,却又担心山中的僧人会觉得他过于世俗。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展现出其超脱世俗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