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
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
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
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
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
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
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
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
注释
室空:家中空荡。惟:只有。
法喜:佛法带来的喜悦。
摩诘:王维的字。
须洹:须弥山和洹水,比喻超脱。
入流:随波逐流。
苦嫌:深深厌恶。
寻直枉:世俗的曲直是非。
坐待:静待。
寸田秋:田园的秋天收获。
麒麟阁:表彰功臣的殿堂。
鹦鹉洲:隐居之地。
风动竹:风吹竹叶声。
梦断:梦醒。
窥:照。
元德秀:历史人物,以清廉著称。
阳道州:自谦之词。
拔葵:比喻摆脱世俗。
鲁:鲁国,这里指世俗。
辟谷:不食五谷。
用舍:任用或弃置。
无碍:不受限制。
飘然:自由自在。
系舟:系船。
翻译
室内只有佛法带来的喜悦,心灵安定如同遨游天际。王维本无病痛,超脱世俗如须弥山不随流水漂泊。
厌倦了世俗的曲直是非,静待田园的秋天收获。
虽然未登麒麟阁显赫,但已远离官场如鹦鹉洲的隐逸。
酒醒时风吹竹叶作响,梦醒时月光洒满高楼。
众人称元德秀品德高尚,他自己却自称为阳道州的谦谦君子。
像拔除杂草一样斩断尘世牵绊,辟谷修炼如同封留的高人。
无论在朝在野都没有阻碍,我如同不系缆绳的舟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道法修炼及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开篇“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室内虽然空无一物,但心中却充满了对佛法的喜悦,而这种心定的状态使得精神能够自由地在虚空中游走。
接着“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指的是作者身处自然之中,与世俗隔绝,不受世间疾患和纷扰的困扰。这里的“摩诘原”可能是对某一特定地点的指涉,而“须洹”则是一个虚构的地名,用以形象地表达作者的隐居生活。
“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则透露出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苦嫌”表示对复杂世事的厌倦,而“寻直枉”则是寻找那些纯真而直率的人与事。尽管现实中的田地可能只有寸许大小,但作者仍然愿意坐以待时,期待着秋天的到来,那时或许能有所收获。
诗中接下来的“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表达了作者虽然尚未达到理想中的高雅境界,但已经能够远离世俗纷争的安稳之地。这里的“麒麟阁”和“鹦鹉洲”都是美好的寓意,代表着心灵的净化与自由。
接下来的“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描绘了一种恬静悠闲的情景。作者在醉酒之后苏醒时,感受到的是微风轻拂竹叶的声音,而当夜深人静之际,即便是梦境也被清澈的月光所打断,仿佛能窥见楼台间的宁静与美好。
“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则表明了作者虽有外界对其才能的赞誉,但他本人更愿意以隐逸之士自居,与世无争。这里的“阳道州”可能是作者心中理想中的一个地方,代表着一种精神自由和超脱。
最后,“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则描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情谊,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然。就像《论语》中“拔一毛以益天下而不为”,这里的“拔葵终相鲁”表达了一种为了精神上的交流和理解而愿意舍弃世俗欲望的心境。而“辟谷会封留”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度过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强调了作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自由自在,无论是对待遇到的东西还是放弃的东西,都不再有任何挂念,就像一只船在水上飘然而行,不受任何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