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三小妇陈椒颂,六七孙孩挽荔衣全文

二三小妇陈椒颂,六七孙孩挽荔衣

出处:《辛未元日戏笔
明 · 张萱
年开节软净朝晖,衡泌栖迟可乐饥。
简竹盈车青未刷,笔花入梦玉常霏。
二三小妇陈椒颂,六七孙孩挽荔衣
共说春光迟五日,后园桃李已芳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张萱在辛未年元日时的戏笔之作,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首句“年开节软净朝晖”描绘了新年伊始,清晨的阳光柔和而纯净,为新的一年带来了希望和温暖。接着,“衡泌栖迟可乐饥”则以衡泌(可能指衡山之泉)的栖息之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即使在物质匮乏之时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简竹盈车青未刷,笔花入梦玉常霏”两句,通过简朴的竹子装满车辆,以及笔下如雪花般飘落的玉屑,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竹子的青绿与未被刷洗的原始状态,象征着自然的纯粹与诗人的真我表达;而笔花入梦,则是将创作的灵感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想象空间。

“二三小妇陈椒颂,六七孙孩挽荔衣”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通过描述妇女们准备椒颂(一种传统食品),以及孩子们穿着荔枝衣(可能象征节日盛装)的情景,展现了春节时家庭团聚的欢乐气氛。这不仅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也蕴含了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共说春光迟五日,后园桃李已芳菲”则以春光的迟来与后园桃李的早开,对比出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时间的流转。尽管春光似乎来得稍晚,但后园中的桃李已经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的复苏。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热爱与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