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全文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

出处:《次韵久雨
宋 · 方岳
老我不解事,束书别溪堂。
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
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
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径藏。
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章。
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
毋令蛙黾曹,张王喧我傍。

拼音版原文

lǎojiěshìshùshūbiétáng

níngzhīshíhuànliǎngbìnshuāng

táihuáyǐnzhēngyúnzhēngzhuànliáng

chuáng湿shīyǎngjiàntiānguāng

chángānhǎokěnduòshēngchǎng

rénqíngàiduìliángshāng

zǎozhīguānhuǐsānjìngcáng

shāzhúwàntóuqiānxún

qíngdāngxiāngshāng

lìng{shàngguīxiàmiǎn}miǎncáozhāngwángxuānbàng

注释

不解事:不懂世故。
束书:收拾书籍。
两鬓霜:白发。
苔滑:青苔湿滑。
蜗篆:蜗牛爬过的痕迹。
三径:隐士住处,此处指隐居生活。
竹万个:形容竹子众多。
木千章:形容树木众多。
相与屐:相伴穿木屐。
蛙黾曹:蛙类和昆虫的群体。

翻译

年迈的我不再懂世事,告别溪边的书房。
哪曾想到连续十日的雨,使我双鬓添了白发。
青苔湿滑,蚯蚓争抢着占据地面;云雾蒸腾,蜗牛爬过梁上留下的痕迹。
夜晚挪动床铺避开潮湿,抬头看见缝隙中的星光。
长安城又能有什么好?只是一片名利争夺之地。
人们都喜爱我的小屋,这让我自己也感到悲伤。
早知做官是个错误,当初真该隐居在三径旁。
沙滩上有成千上万的竹子,屋檐下有上千棵树木。
晴天时我们相伴穿行竹林,雨天也可在屋内举杯共饮。
不要让蛙类和昆虫的喧闹打扰我,它们在旁边吵闹实在烦人。

鉴赏

诗人以"老我不解事"自嘲开篇,表达了对世事的迷茫与无奈。随后"束书别溪堂"则是隐退之意,示意放弃尘世的纷争,归隐山林。"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中,"宁知"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认命,"十日雨"象征连绵不断的烦恼,而"两鬓霜"则是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隐喻。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描绘了自然界与人间的荒凉与混乱。"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与向往,尽管环境恶劣,但仍能从中寻找到一线生机。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的失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与悲哀。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径藏"中,"蚤知"表现了对过错的后悔,"一官误"暗示曾经的选择或行为带来的遗憾,而"悔不三径藏"则是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章"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自然环境和居所。"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表达了无论天气如何,都能与友人共度时光的乐趣。

最后"毋令蛙黾曹,张王喧我傍"则是希望远离世间的是非和喧哗,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自然、隐逸生活与功名利禄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