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骊调三秋发,况复星轺万里看
出处:《飞来寺留别二首》
明 · 梁元柱
频年孤剑倚江干,自笑风流旧汉官。
入座花香回槛曲,挥毫霜气染林端。
可堪骊调三秋发,况复星轺万里看。
后夜蓟门深雪色,敢辞清梦到鸡坛。
入座花香回槛曲,挥毫霜气染林端。
可堪骊调三秋发,况复星轺万里看。
后夜蓟门深雪色,敢辞清梦到鸡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告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频年孤剑倚江干”以“孤剑”象征诗人孤独的旅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倚靠在江边,暗示着即将启程或已经离开。次句“自笑风流旧汉官”,诗人自嘲地笑自己如同昔日的汉朝官员,风流倜傥,却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接着,“入座花香回槛曲,挥毫霜气染林端”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在环境的美丽与宁静。花香弥漫,回绕着栏杆,笔墨挥洒间,霜气仿佛染上了远处的树林,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感的丰富。
“可堪骊调三秋发,况复星轺万里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骊调,即骊歌,古代送别时所唱的歌曲,此处用来形容离别的哀伤。诗人难以忍受这离别的哀愁,更何况还要远眺万里之外的星辰,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后夜蓟门深雪色,敢辞清梦到鸡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即使在寒冷的夜晚,大雪覆盖的蓟门,诗人也不怕清冷的梦境中无法到达鸡坛(鸡坛可能是指庙宇或祭坛),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