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官薄曾沾三釜禄,养贫为却四知金全文

官薄曾沾三釜禄,养贫为却四知金

出处:《读二亲传
明 · 王天性
痛思不孝负恩深,读罢传文泪满襟。
官薄曾沾三釜禄,养贫为却四知金
鸾章无自承天宠,鹤发空劳教子心。
此恨悠悠何处写,皋鱼终日泣风林。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二亲传》,是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与追思,以及未能尽孝的遗憾之情。

首句“痛思不孝负恩深”,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能孝顺父母的深深自责和痛苦。接着,“读罢传文泪满襟”一句,通过描述读完关于父母的传记后泪水盈眶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愧疚。

“官薄曾沾三釜禄,养贫为却四知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提到自己官职微薄,生活清贫,另一方面则强调为了不让父母担忧,不惜拒绝了“四知金”的诱惑,即拒绝不义之财,体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情厚意和高尚品德。

“鸾章无自承天宠,鹤发空劳教子心”两句,诗人以鸾鸟和白发老人的形象自比,表达了自己无法承受上天的恩宠,只能让父母操劳教诲子女的心愿,流露出对未能回报父母的深深歉意。

最后,“此恨悠悠何处写,皋鱼终日泣风林”两句,诗人将情感升华至极致,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尽思念与哀悼,仿佛皋鱼一样终日哭泣在风林之间,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回忆和未能尽孝的遗憾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父母深深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