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与鸥盟浩荡,都忘鹄立通明
出处:《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其九》
宋 · 刘克庄
乍可频看短剑,渠肯高张长檠。
已与鸥盟浩荡,都忘鹄立通明。
已与鸥盟浩荡,都忘鹄立通明。
注释
乍可:宁可。频看:常常看。
短剑:象征自由或力量的物品。
渠肯:他岂肯。
高张:看重。
长檠:高大的烛台,比喻地位或权势。
已与:已经与。
鸥盟:与海鸥结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浩荡:广阔无垠,形容自由。
鹄立:直立等待,比喻拘谨或期待。
通明:明亮的地方。
翻译
宁可常常欣赏短剑,他岂会看重高大的烛台。他已经与海鸥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完全忘记了在明亮的地方直立等待。
鉴赏
这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出自他的《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在这句中,“乍可频看短剑”表达了诗人对于眼疾的困扰,无法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如同频繁地观赏短剑,但却视而不见;“渠肯高张长檠”则是说即使窗外风景如画,也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眼前所能见与心中所向往,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的“已与鸥盟浩荡”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境,“都忘鹄立通明”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远离尘世的纷扰,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视觉感受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因目疾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于健康与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