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全文

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

碧霄桂影堕寒溪,赏心正与幽人期。
凭轩一俯吟思发,雕肝镂肺成新诗。
水流月出咸自尔,去来休论东与西。
句中之眼落第二,纷纷名字俱人为。
胡不反观自已月,照耀古今无迁移。
有客问我月安在,天上人间总不知。
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
我欲提此吹毛剑,戮尽丛林多口师。

拼音版原文

xiāoguìyǐngduòhánshǎngxīnzhèngyōurén

píngxuānyíndiāogānlòufèichéngxīnshī

shuǐliúyuèchūxiáněrláixiūlùndōng西

zhōngzhīyǎnluòèrfēnfēnmíngrénwèi

fǎnguānyuèzhào耀yàojīnqiān

yǒuwènyuèānzàitiānshàngrénjiānzǒngzhī

guāngtūnwànxiàngjìngyǒukuángrénzhēn

chuīmáojiànjìncónglínduōkǒushī

注释

碧霄:高空。
桂影:桂花的影子。
堕:落下。
幽人:隐士。
期:期待,契合。
凭轩:倚着窗户。
雕肝镂肺:深入细致,用心创作。
咸自尔:自然而然。
去来:来去。
东与西:方位。
句中之眼:关键句。
纷:众多。
名字:指代人的称谓。
胡不:为何不。
反观:反思。
迁移:改变。
问我:问我。
总不知:完全不知道。
光吞万象:光芒包容万物。
竟何有:究竟有什么意义。
一语:一句话。
诳人:欺骗人。
真自欺:真正的欺骗。
吹毛剑:比喻洞察力极强的眼光。
戮尽:斩尽。
丛林:比喻众多的人群。
多口师:多嘴的导师,指教条之人。

翻译

清冷的月光照在桂花上,正好与隐士的心境相契合。
倚着窗台,思绪涌动,创作出深入骨髓的新诗。
月亮升起,流水潺潺,无需分东西方向。
关键之处在于第二句,那些名字都只是人为的产物。
为何不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明镜,它照耀古今,永不改变。
有人问我月亮在哪里,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我都无法回答。
光芒普照万物,究竟有何意义?一句谎言,实则是自我欺骗。
我想要拿起这把能洞察一切的剑,斩尽那些多嘴的导师。

鉴赏

这首宋诗《普慈学官何子固廨舍有溪月轩明复留诗用其韵》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诗中,诗人以月为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碧霄桂影堕寒溪”描绘了月光如桂花般洒落溪面的清冷景象,暗寓诗人与隐逸之人的共鸣。接着,“凭轩一俯吟思发”写诗人倚窗凝视,灵感涌现,创作出深思熟虑的新诗。

“水流月出咸自尔,去来休论东与西”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变,不论事物如何流动变化,月亮总是从东升西落,暗示人生的起伏也应顺应自然。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艺术精华在于“句中之眼”,即诗歌的核心意象,而非表面的名利之争。

“胡不反观自己月,照耀古今无迁移”呼吁人们反思自我,像月亮一样恒久不变,光照古今。然而,“有客问我月安在,天上人间总不知”则揭示了世人在追求外物时往往迷失自我,连月亮的位置都茫然无知。

最后两句“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论,诗人表达出对虚假夸饰的不满,并以“我欲提此吹毛剑,戮尽丛林多口师”表达了对那些误导他人的“口师”的决绝态度,显示了诗人鲜明的立场和独立的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