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目遥峰嫌刺竹,抛肩倦仆藉残花
出处:《自■山过两洞》
明 · 黄衷
款款平舆览物华,溪桥婉转到山家。
自携茗钵孤僧逸,并掠风丝小燕斜。
引目遥峰嫌刺竹,抛肩倦仆藉残花。
鹧鸪晚傍归霞宿,不信朱明古洞赊。
自携茗钵孤僧逸,并掠风丝小燕斜。
引目遥峰嫌刺竹,抛肩倦仆藉残花。
鹧鸪晚傍归霞宿,不信朱明古洞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进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款款平舆览物华”以平缓的步伐和欣赏的姿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深喜爱。接着,“溪桥婉转到山家”一句,通过溪流与桥梁的巧妙结合,将画面引向山间人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自携茗钵孤僧逸,并掠风丝小燕斜”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他独自携带茶具,与一位孤独的僧人共享清茗,同时还有轻盈的小燕子在微风中穿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这一联通过人物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了生活的诗意与自由。
“引目遥峰嫌刺竹,抛肩倦仆藉残花”描绘了诗人远眺山峰时的微妙感受,以及对疲惫仆人的关怀,通过“嫌刺竹”和“藉残花”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知和对身边人的体贴之情。
最后,“鹧鸪晚傍归霞宿,不信朱明古洞赊”以鹧鸪鸟在傍晚时分靠近夕阳栖息的形象,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