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出处:《徐制参挽歌 其三》
宋 · 王柏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馀契。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馀契。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名为《徐制参挽歌(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他对于传统美德和文化的怀念。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开篇即以北风作为象征,寓意时间的流逝和一年的结束。接下来的“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的感慨,感到世道日益贫乏。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这里的“美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物,而“非斯世之人物”则显示出这样的君子不属于现世,这里蕴含着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怀念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失望。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诗人赞美古人的风范和无私的品德,反映了他对于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尊崇。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馀契”,作者自问自己又能知道些什么,只能寄托于前人的遗风遗韵中,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知识渊源和历史传承的一种无奈感受。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接下来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通过文字交流的艰辛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诗人虽然物理上与去世的朋友相隔遥远,但内心对于友情的记忆却无法磨灭。这里的“十二里之高冈”形象地表达了两者之间情感上的距离和难以跨越的鸿沟。
最后,“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诗人在吟唱着友人的挽歌,心中充满了悲痛,眼泪如溪流般不断涌出。这里的“薤露”指的是秋天草木上的露水,用以比喻朋友生命的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文化传承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