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鹤羽人下,露花妃子浴
出处:《次诸公诗韵》
宋 · 陈造
墙围护风烟,檐影纳红绿。
城西百弓地,论价指和玉。
沧浪取具体,辋川俨遗躅。
年时得小憩,振衣休汗足。
山灵不留人,定复厌枨触。
坐想散花女,深堂伴金粟。
今年桃李月,僮马几装束。
竟成梦魂到,永叹春事促。
此亦志愿违,世有溪壑欲。
似闻偕六逸,碧酒仍艳曲。
风鹤羽人下,露花妃子浴。
诗卷肯属我,为洗颜面俗。
元亮晚耒耜,弥明旧符箓。
可须白月前,熠熠度萤烛。
城西百弓地,论价指和玉。
沧浪取具体,辋川俨遗躅。
年时得小憩,振衣休汗足。
山灵不留人,定复厌枨触。
坐想散花女,深堂伴金粟。
今年桃李月,僮马几装束。
竟成梦魂到,永叹春事促。
此亦志愿违,世有溪壑欲。
似闻偕六逸,碧酒仍艳曲。
风鹤羽人下,露花妃子浴。
诗卷肯属我,为洗颜面俗。
元亮晚耒耜,弥明旧符箓。
可须白月前,熠熠度萤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墙:城墙。围:环绕。
檐:屋檐。
影:光影。
红绿:红花绿叶。
弓地:广阔之地。
和玉:美玉般贵重。
沧浪:清流。
遗躅:古人足迹。
小憩:短暂休息。
振衣:抖落衣服。
枨触:纷扰。
散花女:仙女。
金粟:黄金般的寂静。
桃李月: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
装束:准备。
梦魂:梦境。
春事促:春天匆匆过去。
志愿违:心愿未达成。
溪壑欲:欲望无尽。
六逸:六位才子。
碧酒:美酒。
艳曲:美妙的音乐。
风鹤:仙鹤。
露花:露珠中的花朵。
诗卷:诗卷。
俗:世俗。
元亮:陶渊明。
耒耜:农具。
弥明:保持。
白月:皎洁的月光。
熠熠:闪烁。
度萤烛:照亮萤火虫。
翻译
城墙围绕着风烟,屋檐下光影映照着红绿。城西之地广阔如百弓,价格高昂如同美玉。
沧浪之水象征着清雅,辋川之地仿佛仍有古人足迹。
偶尔能在此稍作休息,抖落疲惫,舒缓脚步。
山灵似乎不愿留住人,必定厌倦了纷扰。
想象那散花仙子,深宅中陪伴着黄金般的寂静。
今年的桃花李花盛开,仆童牵马准备出行。
终究只是梦境中的景象,感叹春天来去匆匆。
这也是心愿无法达成,世间欲望如同溪壑。
听说他们与六位才子一同,品美酒,听佳曲。
风中的仙鹤降临,露珠中的仙子沐浴。
希望诗卷能归我所有,洗净世俗尘埃。
元亮晚年耕作不辍,弥明保持着古老的信仰。
或许应在皓月当空之时,点亮萤火虫的微光。
鉴赏
这首宋诗《次诸公诗韵》是陈造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首句“墙围护风烟,檐影纳红绿”展现了围墙内外的风烟缭绕与屋檐下红绿交织的景象,富有诗意。接下来,“城西百弓地,论价指和玉”暗示了城西之地的珍贵,价值连城。
诗人借“沧浪取具体,辋川俨遗躅”表达了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处稍作休息,洗涤尘俗。“山灵不留人,定复厌枨触”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诗人想象着“散花女”陪伴在金粟深堂,又感叹春光易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今年桃李月,僮马几装束”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暗示着离别与出行,而“竟成梦魂到,永叹春事促”则表达了深深的遗憾。诗人期待能如“偕六逸”般过上闲适的生活,品美酒,听佳曲,远离尘嚣。
最后两句“元亮晚耒耜,弥明旧符箓”,提及陶渊明(元亮)的田园生活,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皎洁的月光下,洗净俗气,回归自然。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陈造的诗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