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出处:《效阮公诗十五首》
南北朝 · 江淹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感悟。"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中的“若木”指的是仙树,它生长在遥远的海外,但其根基却深植于神秘的丹水之阴,这里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意象。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则描绘了一幅神仙与瑞兽共同翱翔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群帝”指的是众多的神明,而“鸾鸟”则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它们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追寻着彼此。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中,“千龄”和“万世”分别象征了长久的时间,而“旦夕”和“浮沉”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哲理。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幻。
最后一句"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中,“岂与”意为“难道”,“异乡士”指的是旅居他乡的人,而“瑜瑕”则是一种美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解其意、只知 浅尝辄止之人的感慨,暗示自己与这些人的思想境界有所不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以及他对于时间和空间独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