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自泻空岩月,老树能忘大地春
出处:《枚如丈和前诗忆及石鼓三叠奉教兼约后游》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弹指一星同听水,山中风物亦翻新。
灵源自泻空岩月,老树能忘大地春。
戒酒东林谁主社,寻诗南涧不逢人。
篮舆若续穹楼梦,佛火僧钟是切邻。
灵源自泻空岩月,老树能忘大地春。
戒酒东林谁主社,寻诗南涧不逢人。
篮舆若续穹楼梦,佛火僧钟是切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夜晚的画面,诗人以弹指间的时间流逝为引,感叹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弹指一星同听水",形象地写出夜晚的静谧,星星与流水声相伴,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山中风物亦翻新",则暗示了季节更迭,即使在深山之中,万物也在悄然更新。
"灵水源泻空岩月",运用了空灵的意象,描绘了月光洒在空旷岩石上的景象,显得神秘而幽深。"老树能忘大地春",借老树之境,寓言般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淡然态度,即使春天来临,老树似乎已忘却世间变迁。
接下来,诗人提及东林寺的僧人戒酒,不知谁在主持寺中的事务,"戒酒东林谁主社",流露出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对僧俗生活的想象。"寻诗南涧不逢人",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寻觅诗意的寂寥,南涧无人,只有诗人与自然对话。
最后,诗人设想自己乘坐竹篮小车,如同梦境般延续到佛寺附近,那里有佛火与僧钟作伴,"篮舆若续穹楼梦,佛火僧钟是切邻",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