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出处:《谒伏波庙二首》
明 · 王守仁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王守仁拜谒伏波庙时的情景和感怀。首句“楼船金鼓宿乌蛮”,形象地展现了战船停泊在异域之地,夜晚鼓声悠扬,显示出军威之盛。次句“鱼丽群舟夜上滩”则描绘了舟师们在月色下有序地行进,逆流而上,气势磅礴。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两句,通过月光映照下的静谧山峦和风中传来的铃柝声,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寒冷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紧张与寂静。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策略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威慑并非仅靠武力,而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智慧,伏波将军的威望并非凭借杀伐建立。
最后,“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是对庙宇的想象,虞廷新气象象征着庙中祭祀的神圣与和平,干羽(古代礼仪中使用的舞者所执的羽扇和干戈)代表了礼仪与武德的结合,而“五云端”则寓意着庙宇的崇高地位,仿佛直入云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伏波庙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古代名将的敬仰以及对和平与智胜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