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一夜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出处:《辘轳歌》
宋 · 苏轼
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绿水通珠阁。
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
临春风,听春鸟。
别时多,见时少。
愁人一夜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绿水通珠阁。
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
临春风,听春鸟。
别时多,见时少。
愁人一夜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辘轳歌》,以辘轳为引子,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新系的青丝绳,将自己比作心系对方的辘轳,形象地展示了他对远方爱人的牵挂。"心在君家辘轳上"一句,寓意着他的心如同被束缚在辘轳之上,随其转动而起伏不定。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诗人表白了自己的纯洁感情,却无人理解,每转一次辘轳都带来一份惆怅。接下来,诗人想象春天的微风拂过江南,绿水映照着珠阁,美丽的女子在花前哭泣,怕花儿凋零,寓言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临春风,听春鸟",诗人借春风和春鸟来寄托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相聚的渴望,然而"别时多,见时少",现实却是分离的时间长,相见的机会少,这使得他的愁绪更深重。最后,他感叹一夜无眠,直到天明,只有瑶井玉绳相伴,象征着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辘轳这一日常物件,抒发了深沉的相思之情,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