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萧芦叶黄,良人戍朔方全文

萧萧芦叶黄,良人戍朔方

出处:《拟古别离二首
明 · 陶益
萧萧芦叶黄,良人戍朔方
冉冉岁云暮,四野肃寒螀。
褰帏露新月,拥褐有微霜。
感此竟不寐,信是可怜伤。
星言望天末,晓出问河梁。
折柳差犹在,歧路靡或忘。
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寒冷冬夜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首句“萧萧芦叶黄”以芦苇的凋零渲染了秋末冬初的凄凉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哀愁。接着“良人戍朔方”,点明丈夫远赴边疆,远离家乡,为国守卫,表达了对丈夫的敬仰与担忧。

“冉冉岁云暮,四野肃寒螀”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四周环境的肃杀,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思念之情。“褰帏露新月,拥褐有微霜”描绘了主人公夜晚独自面对新月,身披薄衣,感受微霜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她的寂寞与寒冷。

“感此竟不寐,信是可怜伤”直抒胸臆,表达了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痛苦心情,以及对丈夫深深的怜惜。接下来,“星言望天末,晓出问河梁”描述了主人公在深夜中抬头望星,清晨出门寻找道路的情景,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深切牵挂与寻觅。

“折柳差犹在,歧路靡或忘”中的“折柳”是古代送别时的习俗,象征着离别与不舍。即使丈夫远行,她仍记得折柳的情景,不忘归途,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最后,“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表达了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期盼战争结束,丈夫能够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沉的别离之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乡别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