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
有侄佐晋阴,所幸在肘腋。
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
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
舍去两京道,右手入大谷。
入谷路崎岖,少前屡颠踬。
秦岭生所闻,今日乃相识。
一舍蹑其跌,两舍跨其脊。
东井闻水声,南箕观簸析。
西历华山小,北瞰黄河赤。
大荔信毫末,中条真拳石。
终夜听猿啼,白昼履虎迹。
俯仰天地间,浩然为一色。
是时甫中元,寒冻地欲坼。
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
辗转竟号呼,良久各苏息。
其南差沵迤,稍降已温液。
及至洛水滨,挥汗复畴昔。
乃知高卑殊,能使气令易。
商于固善地,又且近乡国。
感涕荷君恩,死生宁有极。
凡人历艰险,乃心方惊策。
常使处燕安,政如怀鸩毒。
所以古先人,平居犹运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春末时经过秦岭的艰难历程。从中山到冯翊,路途崎岖,旅人与家人的分离、自然景观的险峻以及内心世界的波折,都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狗日去中山,春尽抵冯翊。”开篇便设定了时间和空间,旅行者在春季末尾离开中山,前往冯翊,展现了一种迫切的离别感。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闰是指天气阴霾,晦则是月份的名称,这里形容旅行者在阴冷潮湿中继续前行,经历了石城,表现出一种艰辛与孤独。
“有侄佐晋阴,所幸在肘腋。”侄指的是旁系亲族,这里提到有亲人陪伴,给予了旅行者一丝安慰和温暖。
“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儿女的离别令人心痛,但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使得诗人内心复杂。
“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描绘旅行者带着家眷通过关隘,踏上了崎岖的山路,显示了出行的艰难和决心。
“舍去两京道,右手入大谷。”放弃了原来的道路,选择了一条新的路径,进入了深邃的大谷,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果断。
“入谷路崎岖,少前屡颠踬。”在进入山谷后,道路变得更加险峻和曲折,旅行者不断地跌倒又爬起,形象地展现了行进中的艰辛。
“秦岭生所闻,今日乃相识。”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诗人终于认识到了秦岭的真实面貌,这里蕴含着一种对自然力的敬畏和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旅行者在山中的一系列遭遇,如听猿啼、履虎迹等,都是生动地描绘出旅行者的艰苦与惊险经历,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俯仰天地间,浩然为一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经历种种困难后,对宇宙万物产生了一种超脱的心境感受,体现出一种哲学化的人生观。
最后,“感涕荷君恩,死生宁有极。”诗人对君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忠君思想和对国家的深沉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旅行经历,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