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
出处:《过袁村》
宋 · 袁说友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安派,一经立门户。
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
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
作诗示云来,聊并城南句。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安派,一经立门户。
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
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
作诗示云来,聊并城南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袁村:古代地名。路:道路。
父老:年长者。
同姓:同姓的人。
贵贱:贫富地位。
苗裔:后代子孙。
建安派:历史学术流派。
黄金籯:装满黄金的竹笼。
青简蠹:泛黄的竹简(古代书籍)。
亢:提升。
宗:家族。
儒素:儒家传统。
云来:人名。
城南句:指其他人的诗作。
翻译
从前有个叫袁村的地方,现在这条路通向袁村。山峰边我呼唤乡亲父老,同姓的也有好几位。
无论贫富贵贱原本无分,家族分支间关系有远近。
我们家源自建安一派,自成一家学问门派。
何须看重黄金财富,只珍视这些发黄的简册。
希望能提升我们家族声望,让儒家传统流传百代。
我写这首诗给云来你看,姑且与城南的诗句相呼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过袁村》,描绘了诗人重游袁村时的情景和感慨。首句“在昔有袁村”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接着“今到袁村路”则转向现实的探访。诗人沿途见到村民们,发现同姓者寥寥,但不论贵贱,他们都保持着家族的联系,体现了血缘纽带的深厚。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论出身高低,家族后裔都有亲疏之分。诗人提到自家出自建安一脉,强调了家族的文化传承,“一经立门户”,表明他们重视教育,以儒家经典为立身之本。
“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看法,认为不如坚守学问,让书籍成为家族的精神财富。最后两句“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表达了诗人希望家族文化能够长久传承,保持儒家的淳朴风气。
整首诗通过袁村之行,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