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
出处:《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
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
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
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桃花与李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而昨日的繁花今日已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歌声满耳”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听觉元素,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仿佛能听到那欢快的乐声从远处传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以“杨柳青旗洛阳陌”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繁华的街市之中,感受那份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通过“拊君背,握君手”的动作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最后,诗人以“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接下来,“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不饶人的主题,暗示了青春易逝,年华易老的现实。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提出了“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的思考,对比了权力、财富和名声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快乐之间的价值差异,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