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
明 · 郭之奇
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
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
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
余亦干进者,安知达隐事。
因思禹穴奇,适与淡衷值。
先生味其言,欲向水山示。
未获水山情,聊求读书意。
此中大有佳,捷径毋相累。
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
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
余亦干进者,安知达隐事。
因思禹穴奇,适与淡衷值。
先生味其言,欲向水山示。
未获水山情,聊求读书意。
此中大有佳,捷径毋相累。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姚孟长学士睹余前诗谓诸同人曰读水山诏远客之语胜于北山移文感其言复有此作》。诗中表达了对仕途多变、山水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点明了官场之路的复杂多变,如同山水一般,没有固定的轨迹。接着,“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表达了隐士虽有自由之怀,但山水之境却难以逃避,暗示了无论身处何地,都难以摆脱外界的束缚。
“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转变,即使面对山水之美,内心的情感也难以轻易被外物所吸引或改变。接下来,“余亦干进者,安知达隐事”表明了诗人自己也是追求功名之人,对于隐逸之事并不完全了解,流露出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好奇。
“因思禹穴奇,适与淡衷值”转而提到古代的禹穴,这里可能借指某种神秘或隐秘之地,与诗人内心的淡泊之情相契合。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在此地找到心灵的归宿,与自然和谐共处。
“先生味其言,欲向水山示”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种对山水、对隐逸生活的感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辞引导他人也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未获水山情,聊求读书意。此中大有佳,捷径毋相累”总结了整段思考,虽然未能完全领悟山水之情,但通过读书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人认为,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寄托,不必被世俗的纷扰所累。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探讨了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对比仕途的复杂与山水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