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出处:《豫章留别陈粹之佥宪》
明 · 林光
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
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閒。
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光在豫章停留期间与友人陈粹之的离别之情。首联“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滞留石亭的情景,南浦西来的水面上映着一片湾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则展现了诗人即将启程,前往五岭的场景。蒲帆象征着旅途的艰辛,藜杖则是行旅中的辅助工具,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同时,“薄西山”也暗含着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知旅程的忐忑。
颈联“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寒风中似乎夹杂着细雨,让人心生疑惑;而“短发垂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长时间旅行而显得苍老的外貌,也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忧虑。“愧病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的自责和对未能给予朋友更多陪伴的歉意。
尾联“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閒”是对离别的感慨。诗人感谢能够有机会踏上这条道路,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陈粹之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偷閒”既是对过往悠闲生活的怀念,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离别前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