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处苔生石,行时杖出泉
出处:《赠亮上人》
明 · 区大相
久作双林客,仍参五叶禅。
愿深能化俗,行苦更随缘。
坐处苔生石,行时杖出泉。
但持心印在,莫问几灯传。
愿深能化俗,行苦更随缘。
坐处苔生石,行时杖出泉。
但持心印在,莫问几灯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赠亮上人》。诗中描绘了禅者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和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久作双林客”,点明了禅者的身份,他长久地居住在双林之中,与世隔绝,过着清修的生活。接着,“仍参五叶禅”进一步说明其修行的深度,五叶禅代表了高深的佛法修为,暗示了禅者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有所节制,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愿深能化俗,行苦更随缘”两句,表达了禅者内心的慈悲与智慧。他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够影响和净化世俗,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他以苦行的方式修行,但又随顺自然,不强求,体现了顺应天道、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坐处苔生石,行时杖出泉”这两句描绘了禅者日常生活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其生活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之美。苔藓生长于静坐之处的石头上,泉水从行走时所携的木杖中流出,这些自然景象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象征着禅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状态。
最后,“但持心印在,莫问几灯传”表达了禅者对佛法传承的看法。他强调的是内心的真实体验与感悟,而非外在形式或传统传承的重要性。这反映了禅宗注重个人直觉体验和内在觉醒的思想,鼓励人们通过自我探索来领悟佛法的真谛,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教义或仪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佛法深刻理解与实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