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时从趋凤阙,避人不拟学鸡栖
出处:《次严介溪朝房落成斋居纪事之什三首》
明 · 孙承恩
斋居寂寂斗横西,高阁遥闻刻漏齐。
鸣玉时从趋凤阙,避人不拟学鸡栖。
秪将夙夜勤公务,仰荷帡幪拜御题。
内使每传催入对,袖中疏草独亲携。
鸣玉时从趋凤阙,避人不拟学鸡栖。
秪将夙夜勤公务,仰荷帡幪拜御题。
内使每传催入对,袖中疏草独亲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孙承恩在朝房斋居时的生活情景。首句“斋居寂寂斗横西”以静谧的环境开篇,斗指北斗星,暗示时间已至深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高阁遥闻刻漏齐”通过远处的钟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肃穆。
“鸣玉时从趋凤阙”一句,运用了“鸣玉”的典故,象征官员上朝时佩戴的玉佩发出的响声,表达了作者作为朝廷官员的日常活动,即按时参加朝会。“避人不拟学鸡栖”则以鸡栖为喻,说明自己不会像鸡一样在众人面前炫耀,体现了作者谦逊低调的品质。
“秪将夙夜勤公务”表明作者日夜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仰荷帡幪拜御题”则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皇权的敬畏之心。“内使每传催入对,袖中疏草独亲携”,最后两句描述了宫内使者频繁催促进见的情景,以及作者亲自携带奏章进见皇帝的细节,展现了其忠诚与勤勉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官员在朝堂内外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职责的坚守和对皇权的尊重,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