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出处:《初夏游灵鹫冷泉韬光三生石诸胜》
清 · 汪德容
山行不知疲,苍翠列万变。
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
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
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
扪萝一长啸,千峰虚籁遍。
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
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
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
扪萝一长啸,千峰虚籁遍。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德容的《初夏游灵鹫冷泉韬光三生石诸胜(其二)》描绘了山行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山行不知疲”表达了诗人游山时的忘我投入,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吸引。接下来,“苍翠列万变”展现了山色的丰富多变,如同一幅动态的画卷。
“芙蓉插空青”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出水芙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挺拔与青翠。诗人感叹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应接耳目眩”,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惊叹之情。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进一步描绘了山谷的幽深和花儿的绚丽,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多次造访此地,不禁对隐居在此的高人产生向往:“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聚焦在著名的三生石上,这块石头似乎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故事,让诗人感到它的庄重与神奇。“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表达了诗人对前人事迹的追忆和对缘分的感慨。
最后,诗人“扪萝一长啸”,在攀援藤萝中发出悠长的啸声,这声音回荡在千峰之间,显得空旷而宁静,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初夏山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