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
出处:《寺深》
宋 · 陈宗远
寺深幽寂寂,四月似秋天。
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
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
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
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
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
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寺:寺庙。深:深邃。
幽寂:静谧而寂寥。
似:像。
秋天:秋季。
夜久:夜晚漫长。
山雨:山间的雨。
石泉:石边的泉水。
断岩:陡峭的岩石。
风啸木: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
疏竹:稀疏的竹子。
栖烟:栖息在烟雾中。
钟鼓:寺庙中的钟鼓。
林梢:树林的顶部。
空堂:空荡的佛堂。
罢禅:结束禅修。
翻译
寺庙深藏在寂静之中,四月的景色却像秋天一般。夜晚漫长,可以清晰听到山中的雨声,傍晚时分又增添了石间泉水的潺潺声。
峭壁上风吹过树木发出啸声,稀疏的竹林中鸟儿栖息在烟雾缭绕中。
钟鼓的声音在林梢间回荡,空荡的佛堂已经结束了禅修的功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邃的山寺景象。首句“寺深幽寂寂”,以“深”和“寂”两个字,传达出寺庙隐藏在山林之中,环境清幽的特点。四月本应是春意盎然之时,但诗人却感到“四月似秋天”,暗示了山寺的独特气候,可能是气候凉爽,或是诗人内心心境所致。
接下来的两句“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夜晚山雨声潺潺,增添了寺庙的宁静,而石泉的滴答声则像是自然的乐章,与山雨共鸣。诗人通过“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描绘了山间风吹过断崖,竹林稀疏,鸟儿栖息在轻烟笼罩的竹枝上的画面,动静结合,更显山寺的空灵。
最后两句“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以钟鼓声打破寂静,但并非热闹,而是来自林梢的微弱回荡,显示出僧人们修行生活的庄重与和谐。空荡的禅堂里,禅修已经结束,但那份禅意似乎依然弥漫在空气中。
整体来看,陈宗远的《寺深》以其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空间,让人感受到寺庙生活的静谧与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