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有穷儒衣逢掖,著书扫叶老名山
出处:《日本杂事诗》
清 · 黄遵宪
五经高阁竟如删,太学诸生守《兔园》。
犹有穷儒衣逢掖,著书扫叶老名山。
犹有穷儒衣逢掖,著书扫叶老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学者在儒家经典教育体系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首句“五经高阁竟如删”,以“五经”象征儒家经典,暗示这些经典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简化或忽略,反映了当时学术环境的变化或对传统经典的某种态度。接着,“太学诸生守《兔园》”一句,通过比喻,将太学的学子们比作守候在《兔园》(可能指一种寓言故事中的场景)的动物,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坚守。
“犹有穷儒衣逢掖”则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一位穿着儒服的贫穷学者,尽管生活困顿,但依然坚持学问,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虽处困境仍不放弃求知的精神。“著书扫叶老名山”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这位学者的志向,他不仅致力于著书立说,更愿意在名山大川间寻找灵感,收集资料,以完成自己的学术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坚守传统学问、不畏艰难的古代学者形象,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赞美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