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偃蹇不依林,枝干高盘千亩阴
出处:《庵居杂咏九首 其四》
宋 · 张继先
长松偃蹇不依林,枝干高盘千亩阴。
昨夜酒醒风雨急,半空彷佛听龙吟。
昨夜酒醒风雨急,半空彷佛听龙吟。
注释
偃蹇:形容松树姿态挺直而高傲。依林:依靠树林。
千亩阴:大片的阴凉区域。
昨夜:指过去的某个晚上。
风雨急:形容风雨很大。
龙吟:古人常以龙吟比喻风雨声或壮丽景象。
翻译
长松姿态挺拔不靠树林,枝干高高伸展遮蔽千亩阴凉。昨晚酒醒后风雨交加猛烈,半空中仿佛能听到龙的低吟。
鉴赏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长松偃蹇不依林”,直接点出了主体是一棵独立于众木之外的大松树,通过“偃蹇”一词,可以感受到这棵松树的坚强与独特。紧接着,“枝干高盘千亩阴”,则形象地表达了松树的枝叶盘旋交织,投下了广阔的阴凉。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体验:“昨夜酒醒风雨急”,这里的“昨夜”、“酒醒”让人联想到前一晚的宴饮和醉酒后的清醒,而“风雨急”则是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增添了一种紧迫感。
最后,“半空彷佛听龙吟”,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听到了一种超自然的声音,如同传说中的龙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段诗通过对松树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