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偷閒得至玉峰下,为闻悟真之寺之嘉名全文

偷閒得至玉峰下,为闻悟真之寺之嘉名

出处:《蓝田悟真寺作
宋 · 苏舜钦
旅食长安城,回遑奔走无停行。
清怀壮抱失素尚,胸中堆积尘土生。
偷閒得至玉峰下,为闻悟真之寺之嘉名
杖邛赤脚渡蓝水,细流激激心骨清。
仰看苍山高峰旁,白云明灭藏日光。
行人遥指置寺处,正在白云之中央。
逡巡缘栈更险绝,攀萝扪壁随低昂。
朋行咫尺乃相失,已与云雾相翱翔。
时闻啼鸟如吹竹,数步一休还纵目。
行行未知高则危,下视昏烟覆平陆。
满岩佳树尤朴樕,赫赤如霞间浓绿。
是时八月初,路旁已见芬芬菊。
贪奇恋景不知倦,侧睥又复心瑟缩。
神魂飞下大壑幽,定省移时进双足。
寺门高开朝日辉,丹青黯澹唐时屋。
老僧引我周游看,且云白氏子诗乃实录。
此诗畴昔予所闻,殷殷更向碑前读。
按言索像今无复,惟有流泉数道如车辐。
我嫌世累欲暂居,又云此地无留宿。
殿宇之后林莽中,日暮尝有虎豹伏。
凿石龛边崖至深,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
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我闻为之久颦蹙,此向期将避烦辱。
不为伤生事,争如平地随流俗。
叹息回头急出山,始觉全躯已为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舜钦在蓝田悟真寺的游历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诗人身处长安城中的忙碌生活,内心充满着世俗的困扰和疲惫。随后,他寻得片刻闲暇,前往悟真寺,通过登山涉水,穿越险峻的栈道,最终到达了白云之中的寺院。沿途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鸟鸣声声,仿佛在吹奏竹笛,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抵达悟真寺后,诗人被其宏伟的建筑和历史的痕迹所震撼,尤其是寺内老僧的引导和讲解,使他对白居易的诗句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寺内的环境并不适合长期居住,因为夜晚常有虎豹出没,且石窟深处还有佛塔的存在,使得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诗人在悟真寺的体验,引发了他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他意识到,为了逃避世俗的烦恼,选择隐居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同样会带来新的困扰。最终,诗人感慨于自己的经历,决定迅速离开山林,认识到能够保全身体的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