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凭窗哭,五妹垂修鬟
出处:《之京师展墓》
宋 · 晁补之
短辔驭羸马,驰驱曹济间。
商飙折劲木,萧瑟道里寒。
况复慕所天,恻怆摧心肝。
游子叹时迈,慈母怜衣单。
来时凭窗哭,五妹垂修鬟。
季弟主菽粟,孺妻爨茅菅。
悼我无令人,莫奉堂上欢。
岂无萱草诗,终日倚门阑。
念昔常独立,所闻诗礼难。
我尚未成人,遭罹此忧患。
岁晏念坟墓,仳离百哀攒。
何时奉灵车,辛苦向此还。
亲寡气力微,傍人祝加餐。
愿言薄志节,苟生无形颜。
商飙折劲木,萧瑟道里寒。
况复慕所天,恻怆摧心肝。
游子叹时迈,慈母怜衣单。
来时凭窗哭,五妹垂修鬟。
季弟主菽粟,孺妻爨茅菅。
悼我无令人,莫奉堂上欢。
岂无萱草诗,终日倚门阑。
念昔常独立,所闻诗礼难。
我尚未成人,遭罹此忧患。
岁晏念坟墓,仳离百哀攒。
何时奉灵车,辛苦向此还。
亲寡气力微,傍人祝加餐。
愿言薄志节,苟生无形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京城祭扫祖墓时的复杂心情和所见所感。开篇“短辔驭羸马,驰驱曹济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马匹瘦弱,驾驭者在风尘仆仆中前行。接着,“商飙折劲木,萧瑟道里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况复慕所天,恻怆摧心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悲伤之情。“游子叹时迈,慈母怜衣单”则将视角转向了家中,游子在外的不易与母亲在家的担忧形成对比,凸显了亲情的温暖与牵挂。
“来时凭窗哭,五妹垂修鬟”描绘了诗人归家时的情景,五妹的垂鬟与哭泣,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是对未来未知的担忧。“季弟主菽粟,孺妻爨茅菅”则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日常,尽管艰难,但亲情的支撑让这一切显得更加坚韧。
“悼我无令人,莫奉堂上欢”表达了诗人对无法陪伴家人欢聚一堂的遗憾与愧疚。“岂无萱草诗,终日倚门阑”借萱草的典故,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关怀。“念昔常独立,所闻诗礼难”回忆过去,感慨于传统文化的教诲与自己的成长之路。
最后,“我尚未成人,遭罹此忧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尚未成熟就遭遇人生苦难的感慨。“岁晏念坟墓,仳离百哀攒”预示着年岁的增长,对亲人离世的哀思愈发浓重。“何时奉灵车,辛苦向此还”表达了对早日完成祭扫任务,回到家人身边的渴望。“亲寡气力微,傍人祝加餐”体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鼓励。“愿言薄志节,苟生无形颜”则是诗人对自身品格的期许,即使生活艰难,也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尊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也有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回忆,更有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