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犹家学,精明独吏师
出处:《挽南安钱知军佖 其一》
宋 · 孙应时
风雅犹家学,精明独吏师。
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磷缁。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
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
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磷缁。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
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
注释
风雅:高尚的风度。犹:如同。
家学:家族传统。
精明:精细明察。
独:独一无二。
吏师:官吏楷模。
轸域:界限。
磷缁:世俗污染,指保持清白。
天理:自然法则。
堪信:值得信赖。
乡评:家乡的评价。
虽已晚:虽然不算早。
恸哭:悲伤的哭泣。
相知:相识且深深理解的人。
翻译
高尚的风度如同家族传统,精细明察如同官吏楷模。他待人不分界限,坚守道义不被世俗污染。
自然法则始终值得信赖,家乡的评价长久以来都铭记在心。
虽然见到您已不算早,但悲伤的哭泣表达了深深的相识之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为悼念故人钱知军所作。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品德和才学的颂扬,以及对其生前交往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哀思。
首句“风雅犹家学”点明钱知军的文学素养和家族背景,他的文化修养如同家传。紧接着,“精明独吏师”则强调其在官场上的卓尔不群,品格高洁,堪称楷模。
中间两句“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磊缁”描绘了钱知军待人接物的态度,他的人缘宽广,没有私心杂念,对待世事也持平常心,不为外界纷争所扰。
尾联“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评价如同天理一般不容置疑,同时乡里的公论也是时间长久之后仍旧被人们怀念。
末句“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及时与钱知军相见的遗憾,以及在他去世后无法抑制的哀痛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美好的回忆和悼念,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对往昔岁月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