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非因耽逸豫,实借憩神思全文

非因耽逸豫,实借憩神思

出处:《六十一年秋出哨
清 · 玄烨
岁岁经行处,山川照旧时。
峰峦不改色,鬓发已如丝。
胜地清凉适,衰年水土宜。
非因耽逸豫,实借憩神思
隔岭疑围阔,闻声呼鹿随。
归营常早歇,抚景自堪怡。
行伍原齐备,屏藩任指麾。
薄来厚往义,远近普恩施。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皇帝玄烨在六十一年秋天巡视边疆时所作,以“六十一年秋出哨”为题。诗中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对国家边防的关切。

首联“岁岁经行处,山川照旧时”,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山川的熟悉与怀念,岁月更迭,但自然景观依旧。颔联“峰峦不改色,鬓发已如丝”,将自然之静与个人之变对比,山峦依旧青翠,而自己却已白发苍苍,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胜地清凉适,衰年水土宜”,写出了作者对边疆环境的喜爱和适应,即使年老体衰,也愿意在此地驻足休息,享受清凉的气候。尾联“非因耽逸豫,实借憩神思”,表明作者并非贪图安逸,而是借此机会静心思考,或许在反思国家的治理与边防的策略。

接下来的几联,“隔岭疑围阔,闻声呼鹿随”,描绘了作者在边疆巡视时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广袤的森林之中,听到鹿鸣声,便呼唤它们跟随,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归营常早歇,抚景自堪怡”,则体现了作者巡视归来后,对边疆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联“行伍原齐备,屏藩任指麾”,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军力的重视与信心,认为军队应时刻准备,作为国家的屏障,听从指挥。“薄来厚往义,远近普恩施”,则体现了作者对于边疆政策的思考,主张以仁义之道对待邻国,不论远近,都应施以恩惠。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国家边防的关心,还蕴含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