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翰墨付群儿,直把行藏待主知
出处:《次韵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调二首 其二》
宋 · 项安世
向来翰墨付群儿,直把行藏待主知。
风引去帆声猎猎,手调焦尾意迟迟。
遥知夜宿吹藜处,恰是春深造榜时。
预恐阿婆愁见我,略须回马避旌麾。
风引去帆声猎猎,手调焦尾意迟迟。
遥知夜宿吹藜处,恰是春深造榜时。
预恐阿婆愁见我,略须回马避旌麾。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翰墨:书法或文章。
群儿:指年轻人或学生。
行藏:行为和隐居的选择。
待:等待。
主知:主人了解。
风引:风吹动。
去帆:远行的船帆。
声猎猎:声音嘈杂。
焦尾:古代名琴,此处代指琴艺。
意迟迟:心情沉重。
遥知:猜想。
夜宿:夜晚住宿。
吹藜:借着藜火读书。
造榜:选拔人才,如科举考试放榜。
阿婆:老奶奶。
愁见:担忧见到。
略须:稍微。
回马:调转马头。
旌麾:旗帜或仪仗。
翻译
一直以来,我把笔墨都交付给孩子们,只等待着主人来了解我的行踪和藏心之事。风吹动着船帆,发出猎猎声响,我亲手调试焦尾琴,心情却有些沉重。
我知道你在远方的夜晚,借着藜火读书,这正是春意正浓、选拔人才的时候。
我预先担心老奶奶会因见到我而忧虑,还是稍微调转马头,避开那些显赫的仪仗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为《次韵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调二首(其二)》。诗人以书法和行藏比喻公衍的才华与仕途,表达对朋友即将离别的感慨。"向来翰墨付群儿",暗示公衍的才情如同笔墨,期待被识才之人赏识;"风引去帆声猎猎",描绘出帆船扬帆远行的情景,象征公衍的仕途启程;"手调焦尾意迟迟",焦尾琴的典故寓言了公衍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遥知夜宿吹藜处",想象公衍在旅途中的艰辛,暗含关切;"恰是春深造榜时",以春天喻示仕途的生机,希望他能在适当的时候获得佳音。最后两句,诗人担心公衍的母亲会因儿子离家而担忧,故有"预恐阿婆愁见我",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对友人家庭的考虑,"略须回马避旌麾"则以谦逊之语,建议公衍避开显赫的官场,以免让母亲过于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鼓励,又有对亲情的体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